景区简介

INTRODUCTION TO SCENIC AREA

景区文化

概要:
详情
匾联轶事| 毫端蕴秀 · 一笔一划说翠湖

  提及翠湖,你首先会想到什么?

  也许是天光倒浸碧琉璃的湖水,

  也许是池影碎翻红菡萏的荷景,

  也许是鱼鸥家园藻依云的生动,

  也许是四季云楼分翠色的长青。

  提及翠湖,你能联想到千万帧大好风光,也一定不要忘了它们——

  它们,以或苍劲、或娟秀的笔画,默默无言又意韵深远的守护着翠湖一点一滴的历史.....

  它们,就是翠湖那些匾额对联。

▼ 下面,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,那些关于翠湖匾额、对联的故事。 ▼

最“美味”的对联

  翠湖公园内最“美味”的对联,无异于这幅刻于西门、陈荣昌先生所创作的“十里春风青豆角,一湾秋水白茭芽”了。

  元朝,翠湖与潘家湾相连,是翠湖怀抱里一个美丽的港湾,无论阴晴夏雨,总是一派波光潋滟的美景。水浅的时候,昆明人会在这里种植一些水生蔬菜,因此,翠湖曾经得名“菜海子”。

  十里春风青豆角,一湾秋水白茭芽,正是形容当时的景象。

  作者陈荣昌,字筱圃,号虚斋,返里后,更曰困叟。陈荣昌先生是光绪年间的进士,更是云南近代著名的学者。陈荣昌先生曾于经正书院(曾位于翠湖北路昆明市体委院内,为清末特科状元袁嘉谷的母校)任教。陈荣昌先生擅长书法,自始即摹颜真卿、钱澧,晚更变而学米芾。
① 大观楼长联
② 九龙池八景
  除西门对联以外,翠湖公园竹林岛廉政文化长廊入口的《大观楼长联》为陈荣昌先生所书、翠湖著名的《九龙池八景》组诗也为陈荣昌先生所创作。

最“学霸”的对联

  作者钱南园,原名钱沣,云南昆明人,乾隆二十六年进士,后来官至御史。钱南园先生为官清廉正直,曾应弹劾和珅党羽国泰得罪了乾隆,从而遭到降官;后钱南园先生又欲弹劾和珅,却突然病死在北京的云南公馆,后人在钱沣枕下,发现了奏本底稿,写了几千字,开列了和珅罪状20多条。
  钱南园擅长画瘦马,因诗、文、书、画、联都很有名,故被誉为“滇中第一完人”。
① 北涌文风(李群杰)
② 文津桥
  除北门对联以外,北门门头有“北涌文风”四字(书写者李群杰,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);北门外更有三孔石桥,桥,桥名文津,此桥是翠湖公园内距云南大学最近的一座桥。

最具气场的对联

 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区的螺峰山下,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,到了明十三年,任中书省平章政事的赛典赤疏浚海口水利工程后,才与滇池彻底分开。位于螺峰山视野下的翠湖,如同一颗翠绿的明珠,昆明人称它为“城中碧玉”。

  翠湖公园内,最具气场的对联,自然是书于公园南门的“湖势欲浮双塔去,山形如拥五华来”。该对联取自滇中诗人郭文的《太华寺》,本是描写在五华山眺望滇池的景象,因翠湖也在五华山附近,大得寺双塔也在旁边,名句移刻,古来有之。

  书写这幅对联的,是清末特科状元袁嘉谷。“浩然的湖势仿佛可以将大德寺双塔浮去,再将五华山簇拥而来”,以动写静、动静结合的手法,将五华山、大德寺写的“活”了过来,既气场十足,又描写出了翠湖周边的地理环境。

  书写者袁嘉谷,云南石屏人,22岁应科试,23岁应优贡试,又应乡试,因常列榜首,被学友尊为“课(考试)王”。后来,袁嘉谷先生在306人参与的特科考试中魁夺第一,弥补了“云南不点状元”的空白。袁嘉谷先生曾任云南省立图书馆馆长、云南第一所大学私立东陆大学(即今云南大学前身)的国文教授。晚年,他结庐翠湖,自辟一园,名“树园”,堆土为山,名“金钟山”,盖一小亭,名“课经亭”,又种些花草菜蔬以赏心悦目。并以“园愈狭,心愈惬;园愈隘,身愈泰”自勉。
  袁嘉谷先生擅长书法且为人豁达,对于求书者大都慷慨相赠,现昆明的翠湖、大观楼、西山、黑龙潭等多风景区内多有袁嘉谷先生墨迹。翠湖公园内“海心亭”三字,也为袁嘉谷先生所书。

那些匾联“彩蛋”

① 观鱼楼内·月华
② 茶花园内·甲滇亭
③ 观鱼楼门口
④ 莲华禅院大门口
①观鱼楼内·月华:这块匾额上的内容,摘自沈从文先生的文章。因翠湖公园与云南大学相近,当年沈从文、朱自清、吴宓等常来翠湖喝茶淘书、谈今说古。提及沈从文,大家最先想到的,应该是他给张兆和写过的那一封信: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。我也安慰自己过,我说:“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,看过许多次数的云,喝过许多种类的酒,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。”
② 茶花园内·甲滇亭:“甲滇”二字,摘自诗句“山茶按谱甲于滇”。楚雄紫溪山茶花园,有一株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培植的茶花,此树为元朝至元年间,东林寺僧以野生山茶为砧嫁接而成,现树龄已逾660年。每年11月开花,至翌年5月,花期长达半年。更为奇特的是,先开红花“紫溪茶”,后开白花“童子面”,所谓一树两色花,实为紫溪一绝。明代画僧担当咏此树:“冷艳争春喜灿然,山茶按谱甲于滇。树头万朵齐吞火,残雪烧红半边天。”翠湖公园取”山茶按谱甲于滇”一句为园内茶花园亭子命名,有“云南山茶甲天下”之意。。
③ 观鱼楼门口匾联:观鱼楼门口的匾额对联,匾额文字为“荷静风恬”,匾额落款为周钟岳。周钟岳先生曾任民国时期都督府秘书长。周钟岳先生自幼学习刻苦,某次读书,周钟岳边阅读边以荞饼蘸食蜂蜜,误入墨池,满嘴乌黑,传为佳话。对联文字为“城市别开仙佛界,楼台妙在水云乡。”对联落款为马子华。
④ 莲华禅院大门口匾联:莲华禅院为清朝翠湖的“佛门”,清朝时期,莲华禅院依水而圆通寺傍山,为昆明城内两大佛教胜地。莲华禅院匾额摘自林则徐文书,而这一副对联“十亩荷花鱼世界,半城杨柳佛楼台”为翠湖公园最出名的一联,创作者为广东人凌士逸。该联中,“十亩荷花”形容面积大、“鱼世界”鱼为动景,“半城杨柳”形容数量多、“佛楼台”为静景。此联以动静结合的方式,描写了翠湖的美丽风光与佛家禅意。

邮箱:1360938257@QQ.COM     地址:中国·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67号

版权所有-转载必究  滇ICP备19008258号-1     技术支持:中企动力 昆明